赵孟頫:书法大师是如何炼成的?

文化 2018-04-30 16:28:00

赵孟頫,字子昂,号松雪道人 ,又号水晶宫道人、鸥波,中年曾署孟俯。浙江吴兴(今浙江湖州)人。南宋末至元初著名书法家、画家、诗人,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、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。

赵孟頫从5岁就开始了书法练习,每日习《千字文》,每天要写足500纸,达一万字之多,十几年从不停歇。

但这样的训练也只能打下扎实的基本功,书艺自成一家,还要等到他遇见“二王”的法帖以后。

赵孟頫书《崑山州淮云院记》局部

在吴兴隐逸的时候,好友牟应龙的父亲、前朝高官牟巘对他的提携,让他的书艺显扬一时。

牟巘虽然已经归隐,但在官场多年所经营的人望及人脉均在,凡有大臣及显要过吴兴,不会一会牟巘,会被视为一种傲慢和不敬,“得一言而退,终身以为荣。”

赵孟頫经常行走于牟巘门下,并向其请教学问。面对赵孟頫,牟巘表现得毫无免疫力,只要赵孟頫请求,老人家都会倾力相助。赵孟頫早年所写的一些重要碑刻,也都是由牟巘撰文,赵孟頫来书写。如《松江宝云寺记》、《嘉兴重修儒学记》(上述两种见《金石文考略》卷十六记载)、《湖州妙严寺碑记》(《式古堂书画汇考》卷十六记载)、《嘉兴路儒学碑》(《六艺之一录》卷九十九记载)、《忠烈庙记》(《吴都文粹续集》卷十四记载)、《平江府重建三清殿记》、《玄妙观三门碑铭》(上述二种见《吴都文粹续集》卷二十八记载),几乎到了非牟巘撰文赵孟頫不书的程度,如上述《平江府重建三清殿记》、《玄妙观三门碑铭》都是赵孟頫恳请,牟巘才撰文的(《吴都文粹续集》卷二十八)。

后来程钜夫江南访贤时,赵孟頫的名字出现在那张著名的贤者名单上,牟巘的影响亦是不可忽略的因素。

赵孟頫书《陋室铭》局部

1284年5月,行走于社会上层、乞食于社会下层的赵孟頫,在吴兴的一家书铺里,幸运地遇上了《淳化秘阁法帖》的二、五、八卷。

《淳化秘阁法帖》,是宋以后书家的最爱。宋淳化三年(992),太宗赵光义令出内府所藏历代墨迹,命翰林侍书王著编次,然后刻成石版,印制成册,名《淳化阁帖》,或称《淳化秘阁法帖》,简称“阁帖”。

此帖共十卷,第一卷为历代帝王书,二、三、四卷为历代名臣书,第五卷是诸家古法帖,六、七、八卷为王羲之书,九、十卷为王献之书。

《淳化秘阁法帖》

书法之道,大体分为“帖学”和“碑学”,“帖学”一脉,路径在于此。

有了三卷,赵孟頫便着了魔,千方百计想集齐其余几卷。皇天不负有心人,次年五月,赵孟頫又得阁帖卷一、三、四、六、七、八、十共七卷。多了第八卷,只缺第九卷了。一月后,打听到杭州康自许藏有此卷,便上门用多余的一卷阁帖,再加上一卷柳公权帖将此卷换了回来,终于凑齐了全帙。

至元二十一年(公元1284年)五月至次年六月赵孟頫集得《阁帖祖本》全帙,诚是不易,欣喜非常。同年八月他写下长篇《题淳化阁帖祖本》,即《阁帖跋》。赵孟頫一生钟情《阁帖》,时时加以观摩、临抚。至大二年(公元1309年),五十六岁的赵孟頫要临遍全帙。自此用六年时间,在六十一岁时将全部十卷通临完毕,堪称用工至深至勤。\"书法之不丧,此帖之泽也。"是他对《阁帖》给予的极高评价。

赵孟頫书《心经》局部

对于王羲之,赵孟頫推崇备至:“至晋而大盛,渡江后右将军王羲之,总百家之功,极众体之妙,传子献之,超轶特甚。故历代称善书者,必以王氏父子为举首,虽有善者,蔑以加矣。”

“帖学”与赵孟頫的机缘,或许如“碑学”与傅山的机缘一样,是人力所不能改变的。

有了阁帖全卷,赵孟頫日夜把玩,反复临摹,这一时期,他还临摹过王羲之的《眠食帖》《大道帖》及王献之《保母帖》,书法水平得以迅速提高。经过千百遍的揣摩学习,加上自己的内化创造,赵孟頫的书法艺术水平终于可以“上下五百年,纵横一万里,复二王之古,开一代风气”,成千古名家。

赵孟頫临《兰亭序》局部

至元二十三年(1286年),赵孟頫被行台侍御史程钜夫举荐,觐见元世祖忽必烈。忽必烈赞赏其才貌,对他颇为礼敬。历任集贤直学士、济南路总管府事、江浙等处儒学提举、翰林侍读学士等职。

赵孟頫书《洛神赋》局部

1291年冬,石岩携赵孟頫小楷《过秦论》卷归杭州,鲜于枢、郭天锡见后,都称赏不已。

1307年春天,赵孟頫收得《宋宁宗书谱》,他自己非常珍惜地说,这本书谱“六传而至”,他本人非常喜欢,认为这是不可多得的宝物,并称,希望“子孙世世宝之,熟察详玩,当有得者”。

当年的9月6日,牟巘为赵孟頫书《文赋》题写跋语,称其行楷“曲尽变态,词之妙固有以发之,亦未尝不资乎字之妙而交相发也”。这也是牟巘这样的文坛泰斗首次出言为赵孟頫发声,确定他在书坛的领袖地位。

类似的夸赞接踵而至,不久后,黄仲圭题赵孟頫《阴符经》楷书卷,称其“笔力精到,不减右军”——这也是同代人首次把他与“书圣”相提并论,再次强调他在当代书坛的地位和价值。

无论如何,此时的赵孟頫已成一代书宗,从此光耀千古。

赵孟頫书《吴兴赋》局部

赵氏能在书法上获得如此成就,是和他善于吸取别人的长处分不开的。尤为可贵的是宋元时代的书法家多数只擅长行、草体,而赵孟頫却能精究各体。他的文章冠绝时流,又旁通佛老之学。后世学赵孟頫书法的极多,赵孟頫的字在朝鲜、日本非常风行。

赵孟頫一生学书始终不离二王左右,但又能吸纳古人的笔法,贯穿斟酌,自成一家。所力倡的古法是直指晋唐书法,他自己又能以复古变古而终成一代宗师。

 

免责声明:如有关于作品内容 、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我们联系。